在納米技術尚未問世的前抗生素時代,人們除了研磨銀粉末、切削銀絲及合成含銀的化合物之外,很難推廣銀的抗菌技術。而銀的化合物必須控制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,否則對人體就會產生危害。 比如: 0.5%的硝酸銀是治療燒傷和創傷的標準溶液;10-20%的硝酸銀溶液涂抹,可以用于治療宮頸糜爛,該藥物起殺菌作用的就是銀離子本身,而濃度高了以后,硝酸對人體的傷害就大,因此,濃度必須控制在人體承受范圍之內。而納米銀膠體中的銀粒子是自由擴散在純凈水中,無須“諸物”參與作用,根據需要可以選擇任何濃度完成殺菌任務!這就是納米銀膠體和其它含銀藥物的本質區別。
納米銀
特指直徑小于100納米的金屬銀單質,一般在2~50納米。納米銀是以原子結構組成的銀粒子,而不是銀離子。納米銀不帶電荷,是固體單質,其制品是將納米銀以不同方式混入到固態或液態介質或基質中。納米銀溶液隨濃度不同顏色也變化,同一濃度隨著納米顆粒的增大顏色也逐步加深。 因此,就“納米銀”而言,其特征是:
1)納米銀是原子結構組成的“銀粒子”,不帶電荷。
2)納米銀的應用與其真實顆粒大小和是否具有納米效應緊密相關。
3)納米銀粒子不帶電荷,不會與生物體內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結合而沉積,所以不會產生毒性。
4)它無毒無味無副作用,不含自由基,對人體細胞無害。
銀離子(Ag1+ r:0.115nm;2+ r:0.094nm;3+ r: 0.075nm)
銀離子計量單位為埃,是比納米更小的原子結構計量單位。就“銀離子”而言,其特征是:
1)離子無納米效應。一般以水溶液形式存在。
2)銀離子是帶正電荷的“陽離子”,是通過化學反應發生電子轉移形成的。
3)銀離子應用取決于離子本身屬性,與離子大小無關,更沒有納米效應。
4)銀離子因具有較強的氧化性,會和生物體產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,因而不適合作用于人體。
5)能與生物體的活性組織產生氧化還原反應,從而失去活性、產生對生物體損害(傳統叫毒性)。
綜上所述,納米銀和銀離子無論其特征和形成,還是其應用屬性都是有本質的區別的。 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李時珍指的銀是單質銀,是無毒的,不是銀離子,而銀離子有細胞毒性,不要被混淆概念。